近代中国第一位华人西医黄宽留学英国考(5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余论 在爱丁堡的近6年时光,正值黄宽的青年时期,是他的医术、眼界、学识以及人生观、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,对于研究这位西学东渐的先驱具有重要余论
在爱丁堡的近6年时光,正值黄宽的青年时期,是他的医术、眼界、学识以及人生观、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,对于研究这位西学东渐的先驱具有重要价值。根据现有的材料,我们已经可以大致勾勒出黄宽在爱丁堡期间学习的经过:
1850年11月初入学,就读于文学系,补修拉丁文课程。1851年10月31日转入医学院,攻读以外科为主的临床医学课程。1855年8月以优异成绩毕业,获医学学士学位,并被授予“Medicine Doctor”资格。之后进入当地医院New Surgical Hospital 担任詹姆斯?米勒(James Miller)教授的助手,[48]并继续研习病理学课程。1856年夏取得行医执照,同年8月接受伦敦传教会派遣启程回国,临行前接受了爱丁堡医药传教会赠送的礼物——一台先进的眼科仪器和一本拜斯特版的希伯来文与英文对照的圣经(Bagster’s Polyglot Bible)。[49]黄宽1857年1月到达香港,在英国留学前后共计约6年。
虽然黄宽并未获得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(Ph.D.),但他是第一位留学欧洲学习医学,并且获得西医资格的中国人。在他回国后,一直从事医生职业,致力于以西医来服务中国人民,对于西医在华传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。正如嘉约翰(John Glasgow Kerr)对他的评价所说:“黄宽称得上是中、英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,也是中、英人民之间友谊的典范”。[50]
注释:
[1]关于黄宽之籍贯与入读马礼逊学校的时间,见于马礼逊教育协会(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)第五届年会报告,载《中华丛报》(The Chinese Repository)第十三卷,第621页;另可参见李志刚:《容闳与近代中国》,(台北)正中书局1980年版,第47页。报告中称黄宽的住址为“Tungngon”,一般认为这是粤语“东岸”的音译。此外,东岸村黄氏族谱道光年间“卿”字辈下有载:“公讳宽,字□□,汝祥公之子”,疑为黄宽,参见蔼如彤辉编辑:《黄如在堂族谱》卷三,民国九年(1920)秋月刊行,现藏珠海市档案馆。
[2]孙石月、樊华:《我国第一位留学欧美的西医大夫——黄宽》,《山西教育学院学报》2009年9月第3卷第3期,第18页。
[3]关于黄宽的研究,可参见苏精:《黄宽与黄胜:容闳的两名同学》,台北《传记文学》第45卷第2期,第71-75页;苏精:《黄宽与伦敦传教会》,氏著:《上帝的人马——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》,(香港)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06年版,第187—201页。
[4]包括黄宽在爱丁堡的入学注册记录、选课记录、考试试卷及毕业论文,2007年由爱丁堡大学张凌博士收集,后由爱丁堡大学将复印件赠送珠海市,现藏珠海市博物馆。
[5]余学玲:《中国人始留学欧洲习医术者黄公绰卿行述》,广州《医学卫生报》第5期,1908年11月5日,第29-30页。
[6]《医学卫生报》(广州)第5期,1908年11月5日,扉页。
[7]容闳著,恽铁樵、徐凤石译:《西学东渐记》,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,第22页。
[8]王吉民(K. Chimin Wong)、伍连德(Wu Lien-Teh):《中国医史》(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),上海National Quarantine Service 1936年版,第371-372页。
[9]1811-1896,英国伦敦会医生传教士。1838年来华,1863年返回英国。
[10]Dr. C.S.Lin为何人尚待考。
[11]王吉民:《我国早期留学西洋习医者黄宽传略》,《中华医史杂志》1954年第2号,第98-99页。
[12]舒高第(1844-1919),字德卿,1859年赴美学习医学,1867年毕业后继续修读神学,1873年回国,曾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34年。
[13]《西药略释》由嘉约翰(John Glasgow Kerr)口述、林湘东笔译,光绪元年(1875)刊行,其序言中提到此书由“黄绰卿先生迭次校勘”。
[14]梁慎余(1875-1947),原名缄,又名培基,字慎余,1879年毕业于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,与祢翮云、陈垣同为光华医社发起人,并创办《医学卫生报》。
[15]陈垣:《黄绰卿像题词》,广州《医学卫生报》1908年11月5日第5期,后收入《陈垣早年文集》,(台北)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年版,第203-204页。
[16]另有苏精先生曾根据伦敦传教会档案揭示黄宽归国时间,石霓女士利用爱丁堡大学1850、1851年入学注册记录揭示黄宽入校时间及就读之专业。俱见下文。
[17]王远明主编:《风起伶仃洋——香山人物谱》,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238-239页;梁碧莹:《简论黄宽、黄胜对西学的传播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1997年第4期,第92-97页。
[18]容闳著,石霓译注:《容闳自传: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》,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,第37页,附注四;艾华:《近代中国第一位西医硕士黄宽》,《广州研究》1987年第9期,第68页。
文章来源:《神州》 网址: http://www.szqks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985.html
上一篇:体验英国的暖气
下一篇:探索高等医学院校外国硕士研究生的全新教育培